彭立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振兴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为加快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具规模。覆盖我市城乡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7个,其中:市级图书馆1个,县区级图书馆6个;公共文化馆9个,其中市级文化馆2个(市群众艺术馆、市朝鲜族文化馆),县区级文化馆7个;市级剧院2个(抚顺雷锋大剧院、抚顺市千金大戏院);纪念馆2个(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博物馆3个(抚顺市博物馆、清原满族自治县历史民俗博物馆博物馆、新宾满族自治县兴京满族民俗博物馆); 4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06个村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905个;广播电视实现了户户通、全覆盖。总体看,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网络建设上初具规模,在提高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和不断拓宽覆盖领域上都有可喜进步。但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状况,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短板明显,特别是乡村文化建设上尤为突出表现为: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二是现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较低,功能单一,设备老旧,作用发挥不充分、不明显。
为了尽快补齐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短板,2017年6月2日,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抚委办发〔2017〕49号),多次召开各县、区分管副县、区长以及文体局局长参加的贯彻落实会议。制定了分解2017年、2018年、2019年我市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的绩效考核内容。明确了各级政府承担建设的主体责任,要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本级政府的城乡规划中,同时明确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也明确了要在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我市现有乡镇46个,行政村606个通过资源整合新建或改扩建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但还有个别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仍未达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抚顺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抚委办发〔2017〕49号),全力推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2022年我们将着力加大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步伐。
一、 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公共服务短板。面对我市较为薄弱的公共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现状,本着以抓基层建设、重民生需求为着力点,狠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利用有限的资金,精心谋划,全力督促,完成三县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流动图书站建设。积极呼吁市政府应加大对公共文化财政的投入,特别是对乡村公共文化财政的投入。2022年,我们将千方百计向省、市两级财政争取筹措建设资金,目前已争取到公共文化建设资金75万元。今年拟新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9个,其中:抚顺县新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分馆1个,新宾县新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分馆4个,清原县新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分馆4个。拟新建流动图书站14个,其中:抚顺县2个,新宾县2个,清原县2个。我局将对该项重点工作进行全程督导检查,切实把三县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流动图书站建设抓紧、抓实、抓好。该工作已列入2022年市绩效考核指标。
二、夯实专兼结合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目前,在农村基层各类文化娱乐队伍、文艺表演队伍、小乐队、小剧团等业余活动队伍日益增多,活动项目多种多样。现我市有千余支群众文化队伍,文化志愿者近万人。抚顺市注重乡村业余文艺团队的管理扶持工作,组织各类专业团队到广大农村演出、服务农民群众,发挥各级文化馆和乡镇分馆职能,利用文化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展基层文化艺术公益辅导讲座。针对农村文化队伍的业务能力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帮助。围绕我们的节日—春节、重阳节、国庆节和七一党的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号召村民和农村文艺团队自行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作为文化领域的优秀代表,抚顺市群众艺术馆常年组织专业团队到各县区、乡镇、村举办“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慰问演出”。为农村的父老乡亲们送去党的温暖和关怀,用文艺形式传递欢乐和幸福,鼓舞和激励乡村广大群众奋力谱写时代新篇章。大力培养扶持农村文化队伍,挖掘传承民族民间文化,选派专业辅导老师对乡村文艺团队进行培训辅导,打造高质量文艺节目;选派“百团”优秀队伍,交流演出,活跃乡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2022年抚顺市群众艺术馆将继续延续“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慰问演出”模式,扶持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三、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
近几年,我市每年下拨中央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用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及城市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我市的各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全都实现了免费开放。中央转移支付补助资金额度逐年增加,从最初的165万/年,增加至635万/年(2022年)。同时建立了免费开放公示制度,在显著位置公示免费开放的管理办法、政策措施、服务项目、开放时间等制度。开放时间为每周不低于40小时。各级图书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别制定管理办法,补充购置了部分图书、期刊等。在不断提高到馆借阅的读者服务质量的同时,深入开展送科技图书、科技信息等活动,丰富了读者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文化参与程度。同时加强乡镇综合性文化站和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施免费开放政策,加强督导和检查力度,确保中央转移支付“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资金落实到位。我局配套下发文件《关于印发<抚顺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开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情况排查相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推进工作进程,据统计全市建有乡镇综合性文化站46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06个,经过摸底发现有部分乡镇综合性文化站和村文化服务中心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设施功能不健全、效能利用率不佳等方面。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完成整改乡镇综合性文化站8个,村文化服务中心45个。2022年加大扶持力度,下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95万元用于扶持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备配备。抚顺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整改排查治理工作已列入2022年抚顺市绩效考核项目,根据文件要求6月底完成全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整改工作。大力开展流动服务,积极开展培训辅导工作。市、县(区)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常年深入到农村乡镇、村屯开展送信息、送图书、送培训、送辅导、送戏下基层等送文化惠民活动。组织多台群众文艺专场节目赴乡镇、村屯开展流动演出,每年开展送戏下乡村等活动近30场,受益人数近7000余人。通过辅导培训、讲座,提高了农村文艺骨干的艺术水平,增强农村文化造血功能,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这些活动深受农民欢迎,获得了极高的社会评价。同时积极配合省厅戏曲进乡村工作。我局制定了本市《戏曲进乡村工作方案》,并在各乡镇开展问卷调查,力争为百姓提供“按需点单”的公共文化服务。2021年通过省厅招投标,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梨园评剧团、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云侠演艺中心中标。将负责抚顺市2021年戏曲进乡村演出工作,共计18场覆盖抚顺市四区三县,地点选择在群众需求较大的村镇。根据各地疫情防控要求允许后陆续开展相关活动。
四、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展示
我市四区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名录150余项,为了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展示展演活动已经成为非遗保护常态化工作之一,近几年举办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百余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脚步遍及抚顺四区三县。这项工作不但是一项丰富百姓业余文化生活的惠民工程,还对非遗项目的宣传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市县乡非遗项目很多,色彩丰富的纸贴画、布贴画、栩栩如生的新宾满族剪纸、满族秧歌、民间故事、满族刺绣、根雕技艺、还有满族传统小吃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手工技艺已经渐渐消失,从前街头巷尾常见的传统项目已经很难见到,通过选调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技艺传承活动,对有兴趣愿意学习非遗技艺的村民,免费提供学习机会,如,剪纸、吹糖人、捏泥人等传统技艺。同时开展了读书节系列活动和非遗进校园进村屯及主题展演,让惠民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更多的孩子、居民接触到传统的非遗项目,让非遗项目回归到百姓的生活,不但提升了项目的影响力,也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市对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保护和利用工作十分重视,始终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我市三县也采取了不同措施加大对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新宾县对县内赫图阿拉城、清永陵、尹登故居及赫图阿拉村等重要的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分别制定了保护规划并成立文物管理所,同时开展旅游接待服务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其中清永陵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赫图阿拉故城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传统村落赫图阿拉村依托满族历史文化,按照规划正在推进明清风格的民宿改造工程,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清原县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可移动文物的征集、收藏、保管、摆设、展现,提高展品的内涵,对全县范围内的历史、民俗文物进行普查、征集和保护,举行文物展出,发挥宣扬窗口作用,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
抚顺县尚无国家公布的历史街区。从文物集中度和重要性角度看,上马镇境内的清前文化遗存、后安镇和马圈子乡的革命文物和救兵镇的明长城资源以及海浪乡境内的战国燕长城带等,具有城镇性质历史街区特质;救兵镇的马郡村作为明代古城所在地、石文镇的栗子沟村以及海浪乡的西台沟村东北民居较为集中,具有村落性质的历史街区特质。以上马镇境内的明清文化为首选,作为重要支撑打造特色文化之乡。同时,把救兵镇丰富、独特的边堡长城资源,海浪乡的战国燕长城资源均连点成线,行成东、中、西部3条各具不同文化内涵的特色文化带。在新型城镇建设中,以3条文化带为依托,深挖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民间历史习俗等,尤其要重视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与传承,让沉淀、凝固的历史活起来。深入推动文旅融合,带动周边农事体验、采摘及农家乐齐头并进,让3条文化带演变成新型城镇建设文化名片,进而,为打造功能清晰、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特色文化之县奠定基础。
总的来看,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但距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继续争取国家和省更多的经费支持,保证扶持资金、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同时加大本级市和各县区经费投入保障力度,将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维护运行经费等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保证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比如对文化基础设施用地建设实行优惠政策,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上向文化方面倾斜,包括免费提供建设用地或减收土地建设中的各项税费等。进一步拓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渠道, 出台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捐赠社会文化事业,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文化建设的良性机制。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抚顺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2年 5月6日
附件下载: